推動桃園縣校園文化資產守護行動策略 (中壢新街)

推動桃園縣校園文化資產守護行動策略 (中壢新街) 活動資料

 

截至2006年11月底為止,坐落於台閩地區各級學校校園內的建築類文化資產,已有80處完成古蹟指定、歷史建築登錄的法定程序,這些有型建築體的設計營造,不只見證著學校累時發展的歷史深度外,一筆一筆刻劃台灣現代教育發展的歷程,曾經穿梭在建築裡裡外外活動的人們,共時留下的痕跡更烘托建築與校園環境獨特的資產美學,成為今日最為鮮活的人文教育題材。

 

無論從文化或是教育的立場,文化資產的保存是國家的責任、政府的責任,尤其坐落於校園內的文化資產,更具有文化扎根教育的生活教育意義。因為文化資產的物質 壽命是會隨著時間日漸衰退,而文化價值是與日俱增,且整體價值是具有不可重複性的特質,將文化資產保存成為生活的一部份,是從「為未來保存現在」的觀點出發,我們想要透過校園生活教育的歷程,把這種觀念傳達給國民,讓他們知道文化資產為什麼要守護,守護的意義在哪裡。

 

藉由活動文化與教育的橋樑,將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,透過中小學教師在教學的課程設計、引導學生發展學校生活的設計,從下扎根,讓學生們去 親近、了解、探索校園裡的古蹟、歷史建築文化資產珍貴的意涵,藉由老師們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創意,發展具體可行的「校園文化資產守護策略行動方案」,讓資產 守護的概念透過教育管道落實向下扎根。 (摘錄2007/2文建會文資特攻隊-校園文化資產守護行動策略初階研習營計畫源起)

日治時期歷史性建築

自清末自強運動,台灣建省、劉銘傳推動新政,台灣開始逐漸邁向近代化。而日治時期(1895~1945)在外來政權的經營下,殖民地台灣在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等各層面均發生劇烈變化。在建築方面,對應新時代的需求而出現不少新的建築形態,如公會堂、市場、醫院、學校、廳署官衙、工廠等等;而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,西方的藝術與建築思潮與運動風起雲湧,形成流行石上而擴散到世界各處,日治時期的台灣亦受影響,再者當時亦為許多新的建築技術與材料被開發、成熟而普及的時期。

 

就歷史的角度而言,桃園地區在日本治台的50年間,在產業、交通、經濟各方面均有極大的變化。在清代漢民族墾拓北台灣的過程中,桃園地區因為地理與氣候條件較差,故開發較晚。日治之後由於興築桃園大圳,引水流灌台地、化旱地為水田,使桃園地區一躍而為北台灣的穀倉,同時也富庶了地方;縱貫鐵路、輕便軌道與後期的汽車公路,漸次取代了海運與河運;並形成陸路集散中心的桃園與中壢兩大市街逐漸壯大的態勢。但也因為快速的發展,自1970年代開始,多數建於日治時期的建築物被拆毀或改建,僅少部分殘存至今,成為當年歷史的紀念物。

 

就建築的角度而言,桃園地區的日治時期建築物數量雖少,且大部份為街屋,然卻有如角板山貴賓館等源自西歐的「雨淋板」(weather board)木造建築,亦有如中壢紅樓等源自英屬印度的「陽台殖民地樣式」(Verandah Colonial Style)的磚造建築物,更有如大溪武德殿、四章堂等「近代和風」倣日本社殿式的建築物,這些使用當年的建材、技術所興建的建築物與台灣近代建築發展史息息相關,並具有建築學上的價值。 

 

就藝術的價值而言,受西歐新建築型態與流行時尚風潮影響,在日、台籍工匠的創作下,這些建築揉合了民間藝術、西洋及日本建築文化,創作出令人讚嘆的細部,不論量體造型、裝飾花草、窗櫺五金燈具其特殊風味,更具藝術美學上的價值。 

 

在社會步調瞬息萬變,市街風貌急速變化的今日,如何能保有自己的特色是各地有心人士的關注的課題。這些近代建築有如開啟記憶之鑰,具體投射了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、地方發展的回憶,讓人們追懷先民的事蹟,是地方上重要的歷史性紀念物。 (撰文:林一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