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壢地名由來

中壢市市街興起於老街溪和新街溪之間,初稱澗仔壢。當清治初時台灣北部新竹、台北兩處最先發達,中壢位於此兩地中間而名中壢。壢是客家語溪谷之意。(摘自中壢市公所全球資訊網)

 

中壢原名澗仔壢,三百多年前,這裏還只是一片未開拓的蠻荒,只有泰雅族及少數的凱達格蘭族居住在此。 清乾隆50年間,臺灣北部大開發,因此居住於此的泰雅族只好被迫遷往更南的內陸山地,而平埔族人則慢慢的漢化與新移民共同墾殖這塊新興的土地。後來,這些墾民就將這一帶村莊統稱為澗仔壢庄。 所謂澗仔壢是因為村內有老街溪、新街溪由南向北縱貫形成兩大澗谷,所以稱之為「壢」;後來又因為此地位於昔日北部兩大都市-竹塹(新竹)和淡水(原指新莊,後指臺北)的中途,為來往行旅休息的地點,所以又取其「中」字,改稱「中壢」。(郭薰風,1983:71) 雍乾之際,福建漳州人郭光天等,由許厝港(大園鄉北港、南港二村)登陸,相傳與淡水廳幕僚鄭某相結託,請得廣大之墾區。後又?得八里坌頭目萬糠密之荒埔,墾區益增。相傳北起八里坌社之長道坑口(臺北縣八里鄉長道村),南至鳳山崎(新竹縣湖口鄉鳳山村),東至土牛(疑指今楊梅鎮土牛溝),西至海;由淡水廳頒予「業戶鄭郭圖記」云。乾隆30年(1765)前後,郭樽者,溯老街溪,逐平埔族,墾成今中壢一帶之田園,其聚落,稱澗仔壢莊。後來因其位置適為竹塹赴新莊、艋舺地方之中途要站,迅速發展成街肆。(洪敏麟,1983:4-5) 亦有人說:郭氏開墾只有拓及新街溪及老街溪下游兩岸(在今大園鄉)及洽溪(中壢市洽溪里)、三座屋(中壢市舊明、新明、三民、五權等里)、芝葩里(中壢市芝芭里)一帶。(盛清沂,1980:166)如圖3-1所示:明治37年的堡圖中可看到已形成的市街有兩處:中壢老街和中壢新街,其他十二個庄的聚落分布成點狀。(摘自http://linux.psjh.tyc.edu.tw/social/profile.html)

 

本市在光緒20年(1894)前後,屬臺北府淡水縣桃澗堡及新竹縣竹北二堡之各一部分;日治前期明治28年(1895),改為臺北縣、桃澗堡及新竹支廳之竹北二堡轄域。明治30年(1897),屬臺北縣中壢辨務署轄管。明治34年(1901),隸桃園廳中壢支廳轄域,宣統元年改屬桃園廳中壢支廳轄管;日治後期大正9年(1920)改為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。光復後民國35年(1946)12月改為新竹縣中壢區中壢鎮。39年(1950)撤廢區署,改為桃園縣中壢鎮。至民國56年(1967)7月1日升格為縣轄市中壢市。(洪敏麟,1983:53-54)

 

桃園縣中壢市新街里。在中壢臺地上,中壢市街區的東北方,沿新街溪西岸,海拔約127公尺。道光6年(1826),竹塹地方閩客械鬥,客籍移民紛紛避亂於中壢街東。(陳培桂,1963:45)道光八年在總理謝國賢規劃下成立街肆,初稱新店,後稱新街,以與老街對稱。現存聖蹟亭一座,原稱聖字亭,係清代民間尊重讀書風氣之表現,不隨便丟棄字紙,為焚燒字紙專築之亭爐。道光20年(1840)建仁海宮於今新街里延平路190號,以奉祀媽祖。 中壢新街,因總理傅盛乾招老街商人遷移新街,街況一度凌駕老街,然至道光27年(1847),傅盛乾死後,趨向衰微,商人轉移老街,商業中心再度移到中壢老街。傅盛乾在世,致力促進新街之繁榮,曾獎勵打鐵業從事農具、刀器之生產,一度其產品供應臺灣全域,今新街里居民仍以製造鐮刀為主業,且聞名全省。現新街里居民屬客籍,以劉姓為最大姓。(摘自http://linux.psjh.tyc.edu.tw/social/profile.htm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