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海宮

中壢仁海宮創建於清道光18年(西元1838年),主祀媽祖,迄今已有170多年歷史,是中壢市最古老的廟宇,由於位於新街,所以大家又稱它為「新街廟」。該廟起源於清道光年間,境內居民王、張、吳、余、黎等諸姓先賢,有感於當時中壢街肆繁榮,人口也漸次增多的情況下,為使居民有一個慰藉心靈的精神寄託,於是邀集中壢之三座屋庄、芝芭里庄、青埔庄、內壢庄、水尾庄、興南庄、後寮庄、石頭庄、埔頂庄、平鎮之宋屋庄、安平鎮庄、北勢庄、以及楊梅之高山頂庄等十三大庄的士紳商討建廟,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,後來有鑑於旅客賈商往來頻繁,所以奉迎媽祖為主神,以保祐商旅平安,香火十分興盛。同治九年(西元1870年),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,不堪風吹雨蝕,所以居民倡議重建,翻蓋為宮殿式大廟,同時正式定名為「仁海宮」,並立有「海國長春」扁額,迄今已五度重修,為三殿式廟宇。由於香火綿延不絕,長久以來,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。

據當地耆老表示,清代的中壢僅新街這一帶築有城池,由於媽祖常顯神蹟,地靈人傑,許多趕赴科舉考試的秀才都會來新街居住,於是此處也成為當時文風鼎盛之地。也因為此處文人眾多,所以新街廟旁還有一座專門焚燒字紙的「聖蹟亭」,這是傳統舊習中的「敬惜字紙」,只要是寫上文字的紙,便不能任意丟棄踐踏,即使是廢紙,也必須集中起來,送到專門焚燒字紙的「聖蹟亭」焚毀,可見先民對文字的敬重。 到了同治九年(西元1870年),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,不堪風吹雨蝕,所以居民倡議重建,翻蓋為宮殿式大廟,同時正式定名為「仁海宮」,並立有「海國長春」扁額,迄今已五度重修,為三殿式廟宇。由於香火綿延不絕,長久以來,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。 (摘自中壢市公所全球資訊網)


中壢仁海宮大扉    日本征台大將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睡過              徐貴榮

中壢仁海宮位於中壢市新街市衢,地當通往桃園的縱貫路邊,廟前車水馬龍,繁榮熱鬧。宮內供奉媽祖娘娘、觀音菩薩及關聖帝君主神,俗稱「新街廟」,是大中壢地區信仰中心,香火鼎盛。

 

中壢居民早以客籍為主,當初先民至此,篳路藍縷,胼手胝足,從事開發,可謂慘澹至極,有感於村落藪聚,人口漸次繁衍,境內卻缺乏慰藉心靈以為精神寄託之中心,王、張、吳、余、黎等諸姓先賢,遂邀集大中壢( 原名澗仔壢(的三座屋、芝芭、青埔、崁仔頂、水尾、後寮、興南、石頭、埔頂 )以上今屬中壢(,廣興、安平鎮、北勢 )以上今屬平鎮 )、高山頂(今屬楊梅)等十三大庄仕紳,聚議商討,擇訂現址興建,奉祀觀音菩薩。後有感往來內地商賈日眾,祈求航海平安,遂同祀天后媽祖、關聖帝君。

 

光緒廿一年(明治廿八)日本近衛師團長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,率領部隊於五月三十日由澳底登陸,六月七日佔領台北城。先頭部隊的板井重季支隊長於六月廿二日攻佔新竹。新竹台北間縱貫路雖暢通,但義軍仍集結沿途襲擊日軍,北白川在台北駐陣四十日後,七月廿九日由台北南下掃蕩,三十日到達中壢,由於胃疾發作,宿於仁海宮。竟不管仁海宮神威顯赫,是居民信仰中心,下令拆下該宮畫有門神的兩扇大門,架於其行裝簡陋的行軍床上當作床板,當夜即宿於該宮後殿之一室。當時日軍初抵中壢,無人敢觸其鋒芒,如此突如其來的事,誰也意想不到,只有敢怒而不敢言,甚至私底下詛咒,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一定不得好死。

 

隔天卅一日下午,親王帶著病體隨著部隊,搭乘火車前進新竹,休息一週後,於八月八日凌晨攻擊新竹牛埔山吳湯興抗日義軍部隊,忽遭義軍狙擊,於「新竹神社」中彈落馬陣亡。在台北的樺山總督聽聞噩耗,幾經考慮,隨即找來北白川之弟「伏見宮貞愛親王」作替身,隱人耳目繼續南征,所以才發生日後多起北白川死亡地點的捕風捉影傳聞。

 

不知是媽祖顯靈還是民眾詛咒成驗,或是北白川命裏該絕,睡過仁海宮大門後,果然在離開中壢不久後,第一場戰役就命喪新竹。義軍如此輝煌戰役,由於日人的刻意隱瞞,使得日軍長驅南下,未及半載即攻佔全台,也因使抗日名將吳湯興日後捐軀彰化而沒沒無聞。

 

由於北白川的關係,仁海宮後來曾在昭和二年大事修整,到昭和十年,被指定為古蹟,並在廟前廣場立碑紀念。後來在皇民化時,日人在全省拆除許多廟宇,該宮幸得保存無恙,或許是此因吧!大門被拆下睡過之後,該宮只好另建大門。光復後,廟前紀念碑,已不知何時被毀而蕩然無存。這兩扇大門,原一直置放宮後一角,用布繩圍住,只可近觀而不能碰觸。民國五十年,日本仁海宮國際關係責任調查團蒞臨參訪時,獲得該宮委員同意,才運至日本,至今保存於「靖國神社寶物館」,調查團長日本國會議員「森清」及北白川後人「北白川道久」皆曾於民國七十二(昭和五十八年)來函感謝該宮好意承讓,而仁海宮也少了一項遺跡。 (本文90.5.28刊於聯合報鄉情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