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建築場地區位示意圖

註一:中壢新街聖蹟亭位於中壢市延平路,比鄰新街國小,距離新街媽祖廟約50公尺,聖蹟亭又稱為惜字亭、字紙亭、敬字亭,創建於晚清時代。此亭面積422平方公尺,興建於清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;民國前37年),經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。亭高約一丈三尺,基座為方形,正面有階梯可通達亭子中,亭子分為三層,底層為八邊形,中層為四邊形,有一爐口,位於正面,呈橢圓形,四周裝飾有複雜的線腳,上下各有類似蝙蝠的裝飾,以表達祈福的意思。上層為六邊形,正面浮刻「聖蹟」二字,上方亭簷為翹起的弧形,頂端有球體的花草裝飾。此亭於日據時期曾重建,所以今日的聖蹟亭是重建後的風貌,迥異於清代所建之聖蹟亭。全亭除「聖蹟」二字外,並無對聯或其他文字,且其型態與裝飾風格有別於全臺其他惜字亭,充分表現出日本時代洋風建築的特色,為一文化融合展現的例子。(摘自南e國小網站/鄉土教學/桃園縣)據當地耆老表示,清代的中壢僅新街這一帶築有城池,由於媽祖常顯神蹟,地靈人傑,許多趕赴科舉考試的秀才都會來新街居住,於是此處也成為當時文風鼎盛之地。也因為此處文人眾多,所以新街廟旁還有一座專門焚燒字紙的「聖蹟亭」,這是傳統舊習中的「敬惜字紙」,只要是寫上文字的紙,便不能任意丟棄踐踏,即使是廢紙,也必須集中起來,送到專門焚燒字紙的「聖蹟亭」焚毀,可見先民對文字的敬重。(摘自中壢市公所全球資訊網)

 

註二:中壢仁海宮創建於清道光6年(西元1826年),主祀媽祖,迄今已有170多年歷史,是中壢市最古老的廟宇,由於位於新街,所以大家又稱它為「新街廟」。該廟起源於清道光年間,境內居民王、張、吳、余、黎等諸姓先賢,有感於當時中壢街肆繁榮,人口也漸次增多的情況下,為使居民有一個慰藉心靈的精神寄託,於是邀集中壢之三座屋庄、芝芭里庄、青埔庄、內壢庄、水尾庄、興南庄、後寮庄、石頭庄、埔頂庄、平鎮之宋屋庄、安平鎮庄、北勢庄、以及楊梅之高山頂庄等十三大庄的士紳商討建廟,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,後來有鑑於旅客賈商往來頻繁,所以奉迎媽祖為主神,以保祐商旅平安,香火十分興盛。同治九年(西元1870年),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,不堪風吹雨蝕,所以居民倡議重建,翻蓋為宮殿式大廟,同時正式定名為「仁海宮」,並立有「海國長春」扁額,迄今已五度重修,為三殿式廟宇。由於香火綿延不絕,長久以來,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。(摘自中壢市公所全球資訊網)

 

註三:鐮刀製造業在早期也是中壢市極負盛名的一種特產,甚至有長長的一條街專門生產鐮刀呢!中壢早自清乾隆時期就有打鐵業的生產,而由於製造業者都集中在新街,也就是現在的延平路一帶,所以這條街又被稱為「鐮刀街」,專門生產鐮刀。後來由於品質優良,至道光年間中壢鐮刀業即已名揚全省,全盛時更有高達一百八十六家的業者聚集在此,其中尤以劉世醮、劉阿溪、及黃明和三人打造的農耕鐮刀最有名,當時這三人所創的鐮刀還曾一度遠銷日本。後來臺灣光復後,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政策,所以在民國五○年代,鐮刀就成為農民必備的日用品及生財工具,當時的製造廠改手藝型為電動機械化大量生產,不但供應給全省農民使用,並外銷到東南亞、中東及非洲地區。但到了六○年代以後,臺灣的農業開始改為機械式耕種,這些鐮刀廠於是逐漸沒落,直到目前,現存外銷廠只剩福運袁記一家而已,那些過往街上霍霍的打鐵聲大概只有從歷史中去聽聞了。(摘自中壢市公所全球資訊網)

 

註四:中壢市市街興起於老街溪和新街溪之間,初稱澗仔壢。當清治初時台灣北部新竹、台北兩處最先發達,中壢位於此兩地中間而名中壢。壢是客家語溪谷之意。(摘自中壢市公所全球資訊網)